2022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宏达研究员到访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多种单分子技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为题进行线下学术报告。报告由重点实验室熊文勇研究员主持,实验室的夏成峰副主任及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本次报告中,王宏达研究员着重介绍了AFM,分子识别成像、冷冻电镜、超分辨和荧光成像等技术在研究细胞膜结构模型中的应用,并对自己课题组近年来的...
2022年6月15日,海南大学药学院院长罗海彬教授到访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后疫情时代肺部炎症疾病药物研发”为题进行线下学术报告。报告由肖伟烈研究员主持,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洪彬教授、副主任羊晓东教授及相关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罗海彬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课题组的代表性工作:1)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筛选获得抗新冠病毒活性分子,其中抗血栓老药双嘧达莫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抗新冠肺...
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1年1月24日在云南大学召开。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主持,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郝小江院士、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涂永强院士、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马大为院士、南开大学刘育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教授、大理大学丁中...
不饱和胺,特别是烯丙基胺、高烯丙基胺,是众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及生物活性分子中的重要基本结构单元。同时,不饱和胺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可以参与一系列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的合成转化。因此,长期以来不饱和胺结构单元的合成策略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近期,云南大学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羊晓东教授/张洪彬教授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在不饱和胺类的合成领取得了研究进展。该团队发展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