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林军教授团队联合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张继虹教授课题组、昆明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科副教授课题组及昆明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在连续两期国际著名药物化学Top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F:4.833,药物化学一区)中刊发了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论文1: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benzylidene-succinimide derivatives as noncytotoxic antiangiogenic inhibitors with anticolorectal cancer activity in vivo
(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ejmech.2019.06.094)
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无细胞毒性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可用于体内结肠癌治疗,并揭示了一种新颖的抗血管生长的生物学作用机理。
论文2:Design, synthesis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6-amide-2-aryl benzoxazole/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against tumor cells by inhibiting VEGFR-2 kinase
(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ejmech.2019.06.054)
该论文报道了一种结构新颖的芳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分子药理表明具有高效的抑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特性。

在众多抗肿瘤药物靶标中,肿瘤血管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靶部位。寻找有效的抗血管生长抑制剂(anti-angiogenesis inhibitors, AIs)来阻止肿瘤血管生长,最终导致肿瘤萎缩;或者设计肿瘤血管阻断剂(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s, VDAs),直接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最终导致肿瘤血管坍塌坏死,皆可以有效的达到治疗肿瘤疾病的目的。目前国际上虽然已经上市了少数几个基于抗血管生长的抗肿瘤新药,但是临床使用中出现的毒副作用以及长期使用出现的耐药抗药性,都不断的促使各国科研人员竞争性的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分子。

林军教授团队/金毅副研究员联合其它单位研究人员从“如何获得低毒及高效抗肿瘤药物分子?”这个角度开展了多种靶向肿瘤血管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药物发现及生物作用机制研究。上述两篇文章中,报道了利用分子结合匹配数学模型,进行分子结构大数据筛选,首先发现具有潜在抑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R-2)的亚苄基琥珀酰亚胺及芳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在此化学基础上反复进行骨架跃迁、生物电子等排等药物结构优化,合成了5个系列的目标化合物。对这些化合物的体外活性测试、靶点确认、亚型选择性、初步毒性、药代动力学性质、血脑分布、小鼠体内等实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XCF-37b及YQY-9d具有结构全新、作用机制新颖、体内外活性显著、靶点选择性高、毒性小、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低毒抗肿瘤一类(1.1)新药奠定了基础。
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金毅副研究员、林军教授、张继虹教授和李科副教授是两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罗开秀博士生、暴亚峰、刘飞飞、肖传凡为第一篇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袁旭、杨庆益、刘同阳为第二篇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两项研究工作都得到了NSFC-云南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云岭学者”计划项目、云南省出国留学人才培养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此外,林军教授团队近年来连续在药物化学国际核心期刊ChemMedChem, 2018, 13, 1181-1192.; Eur. J. Med. Chem., 2018, 144, 41–45.; Bioorg. Med. Chem., 2017, 25, 5939–5951.; Med. Chem., 2017, 118, 4394–4403.; J. Cell. Biochem., 2015, 11, 453–461.; Org. Biomol. Chem., Med. Chem., 2014, 4 (8): 540–548.; 2013, 11, 7276–7288.;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3, 23, 5958–5963.;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3, 23, 2399–2403.; Eur. J. Med. Chem., 2011, 46, 1172–1180.;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 5225–5228.;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 4665–4669.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 4432–4435.;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 48–51. 等上发表药物化学研究论文,在抗肿瘤、抗菌等药物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